选择国防利器股票讨论交流最大的平台,有时比挑对象还难。挑错了,赔上的不仅是金钱,更是整个国家的安全感。最近,伊朗官方确认的一份军购清单,就上演了一出精彩绝伦的“分手”大戏,直接让曾经的“老大哥”俄罗斯措手不及。
几年前,德黑兰在西方制裁稍有松动时,终于盼来了俄罗斯的S-300PMU系列防空系统,这在当时是俄国人压箱底的宝贝之一,被用来保护核心设施。然而,在后来以色列发动的空袭中,这两套系统几乎没起到任何预警和拦截作用,反而被炸成一堆废铁。这不仅导致了几亿美元装备的损失,更对“俄制神话”造成了信任崩塌。
无独有偶,在叙利亚战场,俄罗斯亲自部署的同系列S-300系统面对以色列空军的空袭也常常选择“集体沉默”。军事分析家马丁·科瓦尔曾指出,现代战争中武器的威慑力有时比实战能力更重要。一旦这种威慑被证明是空洞的,这件武器的战略价值便会大打折扣。伊朗军方对此深感痛心,昔日的“守护神”倒下了,再想让他们信任S-400这位“升级版保镖”,心里难免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于是,当伊朗最新的采购清单公之于众时,世界看到了令人意外的一幕:主力战机选了俄罗斯的苏-35,但至关重要的防空系统却选择了中国的红旗-9BE。莫斯科方面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好几家俄罗斯军事媒体一边为苏-35的订单欢呼,一边又酸溜溜地嘀咕:伊朗人怎么放着我们世界顶级的S-400不要,偏偏去买中国货?
为了挽回面子,莫斯科流传起一个听起来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是他们不愿意卖,实在是俄乌前线战事吃紧,产能跟不上。然而,明眼人稍微一查证,就发现这借口站不住脚。就在战况最激烈的2023年,俄罗斯依然按照合同向印度交付了崭新的S-400系统。这使得外界更加确信,伊朗的“移情别恋”背后必有更深层次、更复杂的原因。
在德黑兰的权力中心,这场军购决策其实涉及内部的博弈和妥协。一方是手握弹道导弹这张王牌的革命卫队,他们的思想更为激进,希望获得最顶级的战斗机来扫除空中威胁,并倾向于与俄罗斯深度合作。另一方则是务实的国防军空军,他们深知以目前实力与以色列空军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首要任务是建好一张密不透风的防空网。最终,双方达成妥协:革命卫队想要的苏-35战斗机买了,满足了主动出击的需求;国防军空军看重的红旗-9BE防空导弹也买了,夯实了本土防御的根基。
伊朗显然吸取了太多“前车之鉴”,尤其是土耳其的例子。当年土耳其执意采购俄罗斯的S-400系统,结果被美国踢出了F-35隐形战斗机的合作项目,还遭受经济制裁。这个案例告诉所有在夹缝中求存的国家,在大国博弈中把自己的国防安全完全押宝在任何一方身上都极其危险。伊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智慧。战斗机从俄罗斯买,维持了与莫斯科在特定领域的战略伙伴关系;防空系统从中国买,既获得了性能可靠、经过实战检验的装备,又避免了被单一供应方“卡脖子”的风险。
这次合作为伊朗未来引进更多先进、全面、具体系化的防御技术打开了一扇大门。相比俄罗斯在核心技术转让上的保守,与中国合作显然能给伊朗带来更多关于国防工业自主化的希望。在这场大国博弈的牌局里,伊朗用行动告诉世界:真正的玩家,从不把自己的命运完全交到别人手上。
股票讨论交流最大的平台
第二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